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m2货币是什么意思

| 发布时间:     

M2(货币供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总量的指标,它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M2货币通经常使用于衡量一个经济体的购买力水平。

我国的M2是什么意思?

广义货币供应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扩展资料:

2011年11月15日,据央行透露,考虑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已较大,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从2011年10月起,央行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范围。央行称,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会进行修订和完善。

M2即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存在通货膨胀风险;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存在资产泡沫风险。

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货币层次: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1、M0=流通中现金狭义货币

2、(M1)=M0+银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

3、(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M2

猜你喜欢内容

更多推荐